重回性价比荣耀Play4TPro全新出

2023/7/18 来源:不详

人生难得世上走一遭,还是要让自己活得开心一点!而荣耀Play4TPro此次以“超级玩家·天生敢造”作为自己的标签,一改往日风格,确实有种全新出发的感觉,终于重回性价比的行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Play系列。

蓝水翡翠,鲜活一下

在我手中的这款Play4TPro为蓝水翡翠,实质上就是绿色,深绿的那种类型,机身内存为6GBRAM+GBROM,配备22.5W快充头、Type-C数据线、卡针以及“荣耀玩机大礼包”。整机采用6.3英寸AMOLED的珍珠屏,正面看上去顶部的那颗“珍珠”会比“水滴”显得圆润一些,保留了3.5MM耳机孔,玩起游戏来的话听声辨位会更灵敏一些,同样具备德国莱茵TV认证护眼模式,建议大家玩手机的时候要注意时间,记得让我们的眼睛休息一下。

在亮屏的情况之下发现荣耀Play4TPro色彩丰富,拥有xFHD+超清分辨率,视觉效果呈现上特别舒服,逼真细腻。其还采用3D一体化设计机身,机身厚度只有7.75mm,单手状态握持下拿捏到位,本身也没什么重量,拿在手中没有任何负担。哦对!还具备90%超高屏占比*4,配合20:9屏幕比例,意料之内的屏占比带来意料之外的体验效果,而我本人是一个非常爱追剧的BOY,因此,当我点击华为视频看电影《误杀》的时候,沉浸式的效果比我想象中的来得优秀,一般我都是喜欢在家里看的时候外放,效果还挺震撼,不经意间连我都激动了。

MagicUI,感受一下

一般拿到新机之后都要跑个分,我的荣耀Play4TPro也不例外。在鲁大师这边进行性能评测获得分,其中麒麟的芯片表现最为出色,依然拿到了的高分,强大无匹就没有带不动的程序,综合排名名,超过45%的其他手机用户,整体表现倒也可圈可点。

再来便是对手机进行功能检测,基于容量GB、内存6G以及系统版本为安卓9的情况下进行,光是这一个检测,我起码进行了不下五次的反复试验,最后只有一个结论,即功能正常,如此一来,我便可以安心地盘它了。

其搭载全新一代光学屏幕指纹,带有三种指纹动画,水波涟漪、翡翠烟花、3D星球,我使用的便是第一种,除了解锁以外,还可应用于支付上面等多样辅助玩法,第一次尝试到荣耀手机的指纹识别,具备AOD息屏技术,支持信息、短信、未接来电等消息熄屏显示,如需显示的话需在“桌面与壁纸”中打开灭屏显示,不然只会显示屏幕指纹。在你未使用的时候会隐藏起来,稍微给他一点动静便会浮现,届时便可解锁,而解锁起来的速度也蛮快,基本一秒之内便可进入桌面,默认使用乐园动态主题,该主题最大的亮点便是色彩缤纷。

在玩机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小彩蛋,那便是可以隐藏“珍珠”,说实在话,我一直不太喜欢刘海、美人尖、水滴和珍珠,反倒觉得升降或者挖孔会好一点。倘若你想跟我一样隐藏起来的话,在设置中心找到显示中的更多显示设置,选择屏幕顶部显示,再选择隐藏顶部区域,如此一来,小珍珠便会不见了。

不过稍微有一些遗憾的是,荣耀手机好不容易拥有了自己的UI——Magic,可始终还是没有摆脱EMUI的影子,甚至一度让我觉得没有特色,对于我这样一个有个性的年轻人而言,显然Magic不够鲜明,在系统交互上不够灵活,且部分UI给人一种像安卓又像苹果的错觉,故而有些四不像,不过,基本操作和体验上完全没问题,充分满足一个人的日常使用所有需求。

拍照体验,记录一下

荣耀Play4TPro采用万高感光夜拍三摄,其中,三摄主要是万像素高清主摄+万像素广角镜头+万像素景深镜头,在此基础之上拍摄出来的照片水准不会太差,基本还是属于水平在线的存在。

大光圈模式

这是在大光圈模式下拍摄的一张随手图,基本细节还是能够体现出来,建筑与天空之间的色彩在线,边缘化细节处理得不错,整体放大之后还是比较清楚的可以看见每一层楼之间的窗户动态,强悍的解析力之下让细节细腻呈现。

以上所拍都是原图直出,没有经过任何地处理,在我看来一部千元机有这样的拍照成像效果已然不错,照片解析力已经足够强大,除了三摄以外,支持AIS手持超级夜景2.0以及°超广角镜头,充分满足日常拍照需求,如果对拍照不是要求特别高的话,那也足够了。

说到最后

荣耀Play4TPro终于重回初代的性价比,而在年发布的荣耀Play3、3e,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脸懵逼,好好的第一个系列居然搞成跟畅玩同属性,原谅我有些无法接受,好在年终于洗心革面,回到最初的那个样子,也是我喜欢的那个样子,如果还有下一代的荣耀Play系列,一定要对得起这个命名,而荣耀Play4TPro的诞生,仿佛让我看见了希望一般,继续坚持下去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粤ICP备19025321号-3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