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璧纸 > 璧纸资源 > > 壁纸的起源

壁纸的起源

2025/3/9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

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第一件国宝为“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这套农耕商贸图壁纸,其内容就源自清康熙时期的《御制耕织图》,里面对于农耕活动的描绘是一脉相承的。当时欧洲人他们最想了解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这些深刻影响西方社会生活的商品是怎么种植和制作的。

所以这套壁纸在《御制耕织图》的基础上有了发展,不仅融入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内容上也是有西方人特别喜欢的中式风格。“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手绘于桑皮纸之上,用水彩画成。美景收眼底,动中藏恬静。多个人物,50余组生产生活场景,以农耕、桑织、茶叶、瓷器为主题,尽显千年中华文化立命之本。 

“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不仅是中国传统画技、文化的对外传播,也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国壁纸是18、19世纪外销商品中的一种时髦饰品,以花鸟、风景、生产、生活等题材为主。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以农耕、桑织、茶叶、瓷器为主题,以水彩画成,融合了中西画法,即具体有抽象的意境。它跟随商船漂洋过海,最终挂在约克郡夏活庄园的中国房间,两个多世纪之后,其中的十二幅,重回老家中国广州,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最早由拉索斯(Lascelles)家族购买,挂在自己的夏活庄园(HarewoodHouse)中的中国房间内。

拉索斯家族的大家长老亨利,曾担任东印度公司的的董事。他的小儿子,约克号的船长小亨利,在-年间,曾3次乘约克号到访中国广州港,这组中国壁纸很可能就是小亨利在到访中国时购得。但也还有另一种推测,据庄园的装修工作日志记载,装修工人是于年12月装挂了这些中国壁纸。

所以,这组墙纸也极有可能是在小亨利到访中国许多年之后才购买并带回英国的。如今,夏活庄园已是英国一级保护历史建筑,而当时拉索斯家族购买的20多卷中国壁纸,除广东省博物馆回购的这12幅之外,剩下的目前仍悬挂在庄园的东方卧室,在每年夏季向公众开放。

“中国风(Chinoiserie)”一词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巴尔扎克于年发表的小说《禁治产》,首次用中国风,指称具有中国风味的装饰工艺品。自此之后,中国风就泛指依据中国风味制作的物品。年中国风正式收录在《学术辞典》里:“名词,阴性,艺术品,家俱,或其它奇异珍品,皆是来自中国,或依据中国品味而制作。”

从马可波罗的游记开始,富饶的中国宫廷就成为欧洲大陆的奢华梦境。中国自明朝中后期隆庆开关起后,来到中国的欧洲传教士中国的各种文化、经典等带到欧洲,致使欧洲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时(即中国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曾长时间流行“中国热”。欧洲人用自己的想象,再次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国度,以及这个国度中的人、建筑、风景和生活方式。在中国风的风格鼎盛的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恰值满清执政,清宫奢华的装饰风格、服饰装扮成为了欧洲设计师的灵感之源。

中国风(Chinoserie)是从属于洛可可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是指欧洲十八世纪兴起的以崇尚中国文明,传播中国哲学,模仿中国艺术风格为特征的文化现象。在艺术领域,是指一种追求中国情调的西方图案或装饰风格,应用于绘画、雕塑等方面。在服装领域,中国风主要表现于纺织品纹样、服装款式和色彩。它及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想象,又掺杂了西方传统的审美情趣。归根结底,这是两种文化和想象力相交融的产物。从此,欧洲开始了对中国风长达多年的追捧和模仿……

壁纸起源于古代中国,首先是因为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其次是因为在公元前年中国人就把米纸粘到墙上。据说,唐朝就已经采用在纸上绘画装饰墙面的做法,到了明代造纸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多种纹饰套印的壁纸。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世曾命画家画了50卷蓝色背景的天使图案的壁纸。因为该国王很喜欢居住于不同的城堡之间,而他希望在他搬家的时候能将“墙壁”也一并搬走。除此之外。也有史书记载说,中世纪富裕的欧洲人曾委托艺术家在纸上作画以装饰墙壁。但在印刷机被发明之前,真正意义上的壁纸并不存在。英国保留着现存的最古老的欧洲壁纸碎片。经鉴定,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旅馆柱子上遗留的壁纸碎片,于公元9年印制。这是一款意大利风格的石榴图案壁纸,印刷在亨利八世发布的一项宣言的背面。是一位叫雨果戈司的约克郡印刷工的杰作。

年法国雕刻师杰·帕皮隆(Jean-MichelPapillon)发明使用木刻批量印刷对花墙纸,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墙纸开始诞生。师杰·帕皮隆也从此被后人们称为墙纸之父。现存的最早的植绒壁纸样品来自英国伍斯特郡,据考证这批壁纸制于年。由英国人研发的壁纸制造技术意义非凡。18世纪,由伦敦的工厂制造出来的壁纸曾风靡一时。最初,时尚的伦敦人定购昂贵的手工绘制的大理石或灰泥图案的纸张来修饰自己的房屋。但后来,壁纸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伦敦人的青睐。与壁纸配套的还有流苏或垂花图案的花边,像修整过的天鹅绒般的植绒壁纸更是异常受欢迎。

17世纪末,随着中外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中国手绘壁纸行销海外。它们以中国广州为起点,远销欧洲。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迅速掀起了欧洲市场的狂热。当时的欧洲人,将拥有一间漂亮的“中国房间”作为炫耀的标志。中国生产的壁纸大多数是成套运输的,一般每套25至40张,每张大约长3.6米,宽0.9米。外销的壁纸尺寸完全是按照西方建筑的室内空间决定的。一般情况下,装裱上墙时会在顶部加一道装饰,不至于浪费壁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11

    今天是: